公共基础知识题库(10)

(1)行政道德是内化到行政人员心中的自觉意识,这些意识包括:忠于职守、公仆意识、依法行政、无私奉献和(   )

A.敢于负责

B.忠诚老实

C.廉洁勤政

D.光明磊落

 

【参考答案】C。行政道德是内化到行政人员心中的自觉意识,包括:忠于职守、公仆意识、依法行政、无私奉献和廉洁勤政。故选C。

 

(2)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下列选项中,属于纯粹公共产品的是(   )

A.自来水

B.环境保护

C.高等教育

D.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B。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故选B。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务员法》立法目的的是(   )

A.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B.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C.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D.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参考答案】C。我国《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故选C。

 

(4)有的干部干实事不积极,一门心思虚报数字夸大“政绩”,群众称之为“官出数字”;有的地方考查干部,不看实绩看数字,群众称之为“数字出官”。材料中“官出数字”与“数字出官”的做法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毫不相干的,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B.事物的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对人们的认识毫无意义

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表现为现象,认识事物应排除现象抓住本质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参考答案】D。不管“官出数字”,还是“数字出官”,反映的都是只认现象,不见本质。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故选D。

 

(5)个人所得税法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法,就是有关个人的所得税的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是(   )

A.私营企业经营所得

B.个人股票买卖所得

C.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的收入

D.个人或个体工商户经营种植、养殖所得

 

【参考答案】A。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共11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故选A。

 

(6)下列哪个城市没有召开过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

A.武汉

B.莫斯科

C.瓦窑堡

D.延安

 

【参考答案】C。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1928年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1935年中共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故选C。

 

(7)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总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海洋资源主要指(   )

A.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B.化学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

C.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和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D。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故选D。

 

(8)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

A.党管干部

B.政治中立

C.功绩至上

D.两官分途

 

【参考答案】A。我国《公务员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故选A。

 

(9)加强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中,加强社会管理不包括(   )

A.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B.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C.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D.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D。D项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属于社会管理措施。故选D。

 

(10)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因为耐高温,比铝轻,被称为“太空金属”

B.闪电是暴风云底层的阴电荷与其在地面产生阳电荷通过传导体连接上而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C.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9%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D.艾滋病毒将人体内的红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参考答案】B。钛比铝重,A项错误;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C项错误;艾滋病毒将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D项错误。故选8。

 

(11)中国的行省制度开始于(   )

A.唐代

B.汉代

C.元代

D.辽代

 

【参考答案】C。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之初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物,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元中期,除了中书省的直接管辖区外,全国增设十一行中书省,从此行省制度得以确立。故选C。

 

(12)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先增后降

 

【参考答案】D。完全竞争行业中,成本不变而长期中需求增加则会使价格上升,有利可图使大量企业涌入,最后的结果是供给超出需求而使价格下降。故选D。

 

(13)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的依据是(   )

A.依据对象是否特定

B.依据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

C.依据有无法定形式要求

D.依据启动是否需行政相对人申请

 

【参考答案】C。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为标准,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故选C。

 

(14)氟利昂(Freon)是一系列氯氟化合物的商品名称。自然界中没有氟利昂,它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由氯、氟、碳等原子组合而成,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惰性气体,在20世纪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作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后期,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被广泛重视,在生产领域逐渐被其他物质所代替,如“无氟冰箱”的推广。氟利昂中对臭氧造成损害的主要元素是(   )

A.氟

B.氯

C.碳

D.硫

 

【参考答案】B。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活性的氯原子(自由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故选B。

 

(15)一个企业的产品分销于两个距离较远的城市A和B,在相同的价格上,需求价格弹性A小于B,企业要取得最大利润,要求(   )

A.市场A的价格大于市场B

B.市场B的价格大于市场A

C.两个市场的价格要一样

D.很难定论

 

【参考答案】A。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企业应“薄利多销”才能获利更多,所以市场A的价格应大于市场B。故选A。

 

(16)为了尽快清除因大雪造成的道路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其原理是(   )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参考答案】C。氯盐类融雪剂溶于水(雪)后,溶液的冰点下降,都在零度以下。如氯化钠溶于水后冰点在-10℃,氯化钙在-20℃左右,醋酸盐类可达-30℃左右。盐的溶解使含盐雪水的凝固点降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其原因是,融雪剂溶于水后,水中离子浓度增大,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达到冰水混合物平衡共存时固液相蒸气压相等的状态,冰便融化。故洒上融雪剂可以除冰雪。故选C。

 

(17)下列不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

A.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

B.乙、丙之间的继承纠纷

C.丙、丁之间的著作权侵权纠纷

D.丁与戊市公安局因罚款数额发生的争议

 

【参考答案】D。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项丁与戊市公安局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加以调整,而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故选D。

 

(18)原告甲和被告乙签收调解书后均认为调解结果违反法定程序,他们可采取以下哪种措施予以补救?(   )

A.要求法院对原审案件继续审理

B.要求法院就原审案件重新调解

C.申请再审

D.提起上诉

 

【参考答案】C。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故甲、乙在签收调解书之后有争议的不能要求法院就原审案件重新调解或继续审理,而只能申请再审。提起上诉是不服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而提起的,题中只是调节而非诉讼。故选C。

 

(19)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参考答案】D。主观印象不能代替客观实物,即精神决定不了物质。故选D。